帳號:
密碼:
智動化 / 新聞 /

歐美車用固態電池驗證加速 TrendForce估最快2026年量產
[SmartAuto 陳念舜 報導]   2025年03月13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: [1365]

當歐美等全球廠商正致力於開發大規模生產技術,加速車用固態電池性能驗證。目前Factorial Energy、QuantumScape和SES AI等新創業者開發半固態、準固態電池已進入sample交付和pilot run(小規模試產)樣品驗證階段,預估最快將於2026年逐步量產第一代產品。

當歐美等全球廠商正致力於加速車用固態電池性能驗證,依TrendForce預估最快將於2026年逐步量產第一代產品。
當歐美等全球廠商正致力於加速車用固態電池性能驗證,依TrendForce預估最快將於2026年逐步量產第一代產品。

自2010年代中期法國業者Blue Solutions率先在歐洲將聚合物固態電池推向商業化之後,主要應用面向為電動大巴士、港口送貨車等商用車,尚未面向乘用車市場。除了Blue Solutions外,至今未有歐美廠商推出使用固態電池的量產車型。

惟依TrendForce統計,截至2024年底,包括:QS、Solid Power、SES、Factorial Energy、Adden Energy、Basquevolt等17家歐美固態電池企業,融資總額已突破42億美元。近年在美國能源部(DOE)、歐盟Horizon Europe等電池相關計畫資助下,推進歐美固態電池技術研發進展,部分廠商已將研發成果擴大到pilot run階段,並與整車廠商合作進行裝車測試。如美國的Factorial Energy,已交付樣品給Stellantis和Mercedes-Benz等客戶,執行原型車輛道路測試。

TrendForce進一步指出,固態電池因為具備較優越的安全性和較高能量密度,成為具備商業化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。歐美業者紛紛鎖定聚合物或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為主的技術路線,正加速朝向pilot run推進,處於技術驗證至量產轉型的關鍵期。

然而,預期廠商在固態電池商業化初期仍會面臨多項挑戰,包括產能擴充、生產成本控制和供應鏈建立。此外,由於性能符合車用標準的全固態電池有多項技術瓶頸待突破、尚未實現量產,含有少量液態電解質的半固態、準固態電池方案,將成為歐美企業的過渡選項。

相關新聞
美關稅抑制投資及消費動能 TrendForce下修筆電、伺服器、手機展望
NVIDIA優化人型機器人AI訓練 TrendForce估2028年產值接近40億美元
TrendForce:美關稅壁壘加速轉單 台晶圓廠產能利用率上升
TrendForce:台灣強震過後 半導體、面板業尚未見重大災損
日本強震對半導體業影響可控 惟曝露供應鏈風險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  相關產品
» 雅特力AT32F421遙控攀爬車電子調速新方案,助力征服極端地形
» 三菱工程開發醫用級聚縮醛樹脂Iupital MA系列有成
» 凌華科技全新All-in-One醫用觸控電腦為公衛添助力
» 中美萬泰推出醫用電腦電源內裝設計WMP-24G-PIS
» 巴斯夫集團2018年第三季銷售額成長、收益較去年同期下降
  相關文章
» 智慧科技輔具趨向更有效、實用性和普及化
» 解鎖醫療新未來 積層製造與客製化醫材
» 一次到位的照顧科技整合平台
» 運用嵌入式視覺實現咖啡AI選豆
» 醫療用NFC的關鍵


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

Copyright ©1999-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
地址:台北數位產業園區(digiBlock Taipei)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-2號A棟204室
電話 (02)2585-5526 #0 轉接至總機 / E-Mail: webmaster@hope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