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智动化 / 文章 /

工研院打造驱控整合模组
掌握马达减速机一体关键
[作者 陳念舜]   2018年01月02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: [13928]


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(IFR)最新统计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在2014年开始倍增,於2016年将达到29万部;并预估全球工业型机器人2017~2019年将以平均成长率每年13%以上快速成长,销售台数约140万部,而目前导入工业型机器人的前3大产业依序为:汽车、电机/电子、机械金属。


服务型机器人则以专业应用(Professional usage robots)居多,需求量在2015年成长25%,约达到4万1,060台;又以制造、批发零售业用的物流机器人(logistic systems)与无人搬运车(AGV)成长50%,占比达到62%最大,其次是国防、农牧等产业。


而回顾工研院在工业、服务型机器人领域发展,2005~2010年主要聚焦於服务型机种;到了2010年全力开发各款工业多关节型机器人,并从2015年开始针对CPS虚实整合应用等需求开发软体,在2017年陆续推出轻量化、模组化机器人及关键零组件。


产研合造开发平台 横跨工业及服务型领域

尤其到了近年来,随着人类与机器人协作已成为制造业投入工业4.0时代後的重要趋势,如何将协作型机器人(cobots)做得更精巧又简易操作,俨然已形成机器人及零组件制造厂商的共同挑战,工研院也在今(2017)年台湾机器人与智慧自动化展期间,率先发表与和跣科技共同开发出的驱控整合关节模组及应用技术。


工研院机械与系统研究所所长胡竹生也在成果发表会上致词时表示,因应未来智慧机器人应用越来越丰富多元,个别制造厂商必须先行合力打造开发平台,始能与国际大厂竞逐未来机器人产业的美好愿景。工研院於今年台北国际自动化大展期间举办技术发表会,则希??能藉此引进业者合作,共同打造跨足多个应用领域平台。


投入智慧机器人模组化 整合零组件为成败关键


图1 : 目前工研院所架构智慧机器人的技术平台(OISP),由零组件扮演成败关键,并依序衍生出3大应用主轴,建立不同核心技术模组。(资料来源:工研院)
图1 : 目前工研院所架构智慧机器人的技术平台(OISP),由零组件扮演成败关键,并依序衍生出3大应用主轴,建立不同核心技术模组。(资料来源:工研院)

工研院机械与系统研究所组长游鸿修进一步分析,目前工研院所架构智慧机器人的技术平台(OISP),已由零组件扮演成败关键,并依序衍生出3大应用主轴:


1. 次世代人机协同的工业机器人,系自2015年推出安全协作型机器人之後,在2017年再推出模组化机种,以符合轻量、灵活等应用需求;AGV也逐步从有轨演进为无轨式设计,并尝试解决从AC转换为DC电源的问题,两者还能再组合成Mobile Robot自主移动型机器人。


2. 虚实整合机器人智动化单元,分为物流机器人管理系统、CPS研抛机器人加工单元,系透过虚实整合机器人周边软硬体应用及手眼力协调功能,以解决不同产业问题。


3. 创新应用服务型机器人,则有外骨骼机器人、Qubi机器人等,主要用於生活辅助。


进而建立不同核心技术模组(TBB, technology building Block),包含:挠曲触觉、2D/3D视觉感测与磁感定位模组,以及MIO控制器、AGV核心导引模组等,目前共组成5型11款工业机器人、6款AGV机器人,还可搭配EzSim研磨抛光和Assas Sim产线自动化模拟器。


整合驱控模组 提升马达减速机竞争力

值得一提的是,拜现今Universal Robots带动分散式控制兴起、工业通讯网路技术越来越发达之赐,已形成协作型多关节机器人基础。如工研院今年在会场展示的最新6合1驱控整合伺服系统模组,便强调经过高度机电整合完成後,有别於传统机器人的伺服系统。不必自行选用单一控制器、伺服马达及编码器、驱动器、减速机等零组件,再通过电控箱内部总线整合一堆缆线,才能连接控制与驱动电路的硬体I/O模组运作。反之,藉由同时设计控制、驱动电路与程式,将运动控制器、驱动器的CPU模组整合成为一体化的运动控制器後,外观大小相当於一个马克杯大小的「All-in-one Motor」。



图2 : 最新研发整合马达、减速机、驱动电路的驱控整合关节模组,可大幅缩小机器手臂单元的空间。(图片来源:工研院)
图2 : 最新研发整合马达、减速机、驱动电路的驱控整合关节模组,可大幅缩小机器手臂单元的空间。(图片来源:工研院)

其中包含:6轴整合AC伺服驱动器,最大功率为300W/1.2kW、位置控制解析度>17bit,且具备向量控制功能,可串连数组多轴伺服驱动模组,节省单轴驱动器复杂度;进而驱动采用DC.48V供电的永磁式无刷马达,额定转速3000r.p.m、功率100W/400W,可支援增量式光学/绝对式磁性编码器介面及串列规格;还可依输出扭力需求,以内藏式传动模组搭配减速比约为1:100适合的减速机。


自主开发的RV减速机则突破欧日专利布局,达到背隙1arc-min、精度60arc-sec等级,与国外品牌相同精度定位和轻量化水准,介面还相容於日本Nabtesco产品。其专利设计包括将原来与输出前盖整合为一体的间隔柱,改为分离的传动柱与衬套,以协助分摊输出扭力,减少曲柄及其轴承负载,延长产品寿命;并将原斜角滚珠轴承改为滚子交错轴承,使之更容易制造,也提高力矩刚性(Moment rigidity),相较於E型RV减重20%,还比HD减速机的刚性增加1.5倍,主要可用於工业机器人、焊接变位机、旋转台、风力发电机等。


至於符合轻量化、体积更小需求的HD减速机,则达到减速比50~160、额定扭力4Nm~140Nm、传动误差<1.5arc-min规格。且因为采用高??合率齿型设计(??合齿数达30%),透过1~2级摆线齿轮与不同齿形设计,得以减少曲柄、轴承负载;同时考量扭矩负载与径向弯矩作用,可符合实际场域负载情况,达到7,000~15,000hrs耐久寿命要求;并提高扭矩,减少体积和重量,更有利於生产制造的专利布局。目前主要应用於工业/服务型多轴机器人、外骨骼机器人、半导体设备等。


加上经过频宽100MHz/1kHz的开放式全数位工业通讯网路EtherCAT介面控制,内建全数位网路伺服控制模组,支援位置/速度/转矩控制模式,可达1ms网路通讯周期,便於匹配各式PLC、工业电脑的工业控制系统。由於全数位控制技术具有多组联结特性,既节省单轴驱动器复杂度;工厂自动化也可透过网路传输,将驱动模组相关资讯传送到远端,实现远端监控功能。现在包含工业机器人、线切割机、点胶机等,皆可利用控制器整合机能,导入点对点规划路径,以提供Total solution应用机能。


此外,因为马达采取中空轴设计,可有效规划配线走向,提高空间利用率;再经过精简化的模组,只须4条缆线,即可输出/入电源及通讯,使之整合及拆装更方便。「让使用者不必再像过去,须要配备一个大型电控箱随工业机器人移动。」游鸿修说,现在使用者只要加上一颗约便当盒大小的控制器,就能轻松置入手提式电控箱,直接操控一台与人协同作业的轻量化6轴机器人,可说是「小空间大魔术」的具体展现。


利用模组化结构 有效改善整机与自动化配置

受惠於模组化构造而减少连接线、成本及控制箱体积,也使配线更精简且容易维护,得以兼顾高度整合与轻量化特性,满足各式大小及不同特性机种,皆可进行弹性客制化及自我诊断,而提高竞争力。工研院便藉此成功简化了机器人设计,可依客户构型要求,快速组装完成机器人,以满足产业多元应用场合。


同时适合做为机器人与移动平台应用,在产业容易整合机器人运动及应用控制器,目前除了投入工业生产外,还能用於机器人的技术验证、教育训练、DIY市场,以及特定应用领域的机器人和分散式控制系统等用途,未来还可用於轻量化机器人、辅具与AGV。



图3 : 工研院6轴协作型、3-4轴SCARA两款机器人依照不同构型展示其荷重能力及SCARA快速优势。(摄影:陈念舜)
图3 : 工研院6轴协作型、3-4轴SCARA两款机器人依照不同构型展示其荷重能力及SCARA快速优势。(摄影:陈念舜)

机械与系统研究所??组长黄苏认为,未来驱控整合模组的价值不仅在工业机器人,还包含服务型机器人需求的轻量小型化及强力、省电需求,可组成双臂或自主型机器人,关连到服务型机器人普及的成败;将之缩减为马克杯大小後,还能促进厂商为其搭建平台,创造各式机种。今年工研院也在会场发表6轴协作型、3-4轴SCARA两款机器人,各依不同构型来展示其荷重能力及SCARA快速优势。如L型关节模组,系将壳体直接作为手臂结构,容易组装;I型可依双边支撑方式来设计手臂,具备对称性且刚性更隹,使之抗弯矩能力大幅提升。


商机伴随挑战 打造多元加值平台

但他也坦言,驱控整合模组面临的挑战与机会并存,还包括将控制与驱动电路整合後,容易产生电磁干扰,造成讯号失真与传输电压不稳;且控制器与驱动器的整体设计难度增加、体积变小导致电路散热不易,难找到同时拥有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人才。


针对未来情境与产业效益,可透过开发多重感测与驱控技术,突破关键零组件仰赖进囗的问题,提升台湾零组件的产业价值。经过建立智慧驱动整合模组技术,将更容易与机器人运动与应用控制器(PC-based/controller-based)整合,拓展应用到工业机器人、辅具、无人搬运车、小型伺服平台等。未来工研院还会设计多种动力规格,并建立标准规格的驱控模组,使台湾厂商能采用自主供应零组件来开发多样化产品。


相关文章
落实马达节能维运服务
马达自动化系统加速节能
马达驱动永续运行不止
可视化解痛点让数位转型有感
数位转型下的工具机发展趋势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  相关新闻
» 世协TMTS 2024展现全系列减速机 方便客户依产业别快速选型
» ATEN旗舰级电视墙影像处理器获国际设计大奖三冠王隹绩
» 研华与群联打造「平民化」GenAI方案 落实边缘运算与工控应用
» 研华AIoV智慧车联网解决方案 打造智慧交通与商用车国家队
» UL Solutions现身车电及零配件展 提供创新需安全、性能、环保测试
  相关产品
» Microchip作动电源整合方案协助航空业向电力飞机转型
» 凌华搭载Intel Amston-Lake模组化电脑适用於强固型边缘解决方案
» igus推出轻量化ReBeL协作机器人仿生手
» 皮尔磁全新PIT oe ETH元件具备可启用乙太网路连接埠护资安
» 明纬推出XLN/XLC系列:25W/40W/60W智能调光LED驱动电源


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

Copyright ©1999-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
地址:台北数位产业园区(digiBlock Taipei)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-2号A栋204室
电话 (02)2585-5526 #0 转接至总机 / E-Mail: webmaster@hope.com.tw